贞观太上皇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九十二章:骆宾王岂如皇太子!(2/2)
,总感觉很是羞人,就是不太好啊!

    “太子你!”李世民脸色从温和又化为严厉,质问道。

    “儿臣……儿臣……”李承乾快哭了,他就算知道那是干什么,可是真让他,他也不敢啊,要是真在这大庭广众下出去,拿真的是有辱皇家脸面。

    什么!

    六岁的皇家长公主竟然看见了未来的驸马……在阉猪!?

    可是,突然一抹灵光砸中李承乾,他道:“丽质是看……是看……长孙冲在砸核桃,对了,昨丽质一直在缠着儿臣和皇爷爷要核桃吃!”

    “丽质,是这样吗?”李世民温和的摸了摸李丽质的螓首,笑着道:“改某也砸两个核桃让丽质你也吃吃……”

    李丽质脸色羞红,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咳咳,陛下共叙家亲情,微臣本不想打扰,可是今日陛下所来,不是为了问这些的吧?况且现在时辰已经不早,待会陛下还要上朝。”魏征起身提醒道。

    他的意思很明白,陛下你该办正事了,别老想着儿女亲情。

    李世民赞同的点了点头,要不是李丽质跑过来,他也不至于差点就忘了审查太子的功课,“冲远,你负责教授太子学习,前些日子布下的功课是什么?”

    冲远是孔颖达的字。

    孔颖达从末席起身,拱手道:“臣前些日子布下一篇策论,题目为《书》中: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此题倒是不错。”李世民微微颔首,但是眼中闪过不屑。

    虽只是一个策论的题目,但是李世民心底已经认定了孔颖达就是个腐儒,不可大用!

    “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”的意思就是百姓和睦相处,国家友好往来。

    想想大唐与突厥的关系还能缓和吗?渭水之盟一直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!

    《尚书》的此句适合上古之时,尧舜利用仁德感化各个部落,就是不知道到底是用利剑感化,还是用面包奶酪?

    “儿臣……儿臣未做!”李承乾手心布满了细汗,看到李世民逐渐愤怒的眼神,他想起昨太上皇随后的一句话,连忙开口道:“文章本成,妙手偶得之,孔先生让儿臣所做的策论,儿臣心里实无感触,因此便未作出。”

    “文章本成,妙手偶得之。好句,好句。”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一眼李承乾,看来他的太子也不是庸碌之辈嘛,虽然被孔颖达那个腐儒教导,但丝毫也没有感染他的作风。

    咱,关陇贵族,自然是马上取下。这点,崤山以东的士族哪里明白?

    在他看来,乖巧的承乾不是不做!而是不愿做之!

    “那你写了什么?”李世民再次开口问道,眼神充满了鼓励。

    “此……是儿臣所做!”李承乾心肝颤的厉害,仓促间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张递给了李世民。

    李世民皱眉从宦者手里接过这张纸,越看心里越老怀开慰,这个太子真没辜负他,大笑道:“世人皆知江南义乌有骆宾王作出咏鹅,赞之为神童,但此子哪里能比得上我大唐太子!

    《悯农》好啊!好啊!”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