砸进纷乱中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409(2/2)
万的人马,自己区区八千人,如何对战数万人?侯景也是没了主意,这一点一点的打,打到何年何月才能打到建康,自己这点人,又能消耗多久?

    起反之前,侯景与萧宏的另一个儿子,曾做过萧衍养子的萧正德取得了联系,俗话说,苍蝇不叮无缝的蛋,侯景要起反,却找了萧正德,是因为,萧正德也有反心。

    史载,萧正德偷偷的养死士,常常寻思着挑事。

    侯景得知萧正德的心思后,给萧正德写了封信,言:

    “如今天子年纪大了,且有奸臣乱国,以我的观察,用不了多久,这些人必败。大王本当属太子,却中途受到废辱,天下义士,皆暗暗为此感到愤慨,大王岂能只顾及私情,而弃天下苍生于不顾?景虽不武,仍会奋力做好大王的马前卒。”

    萧正德看完侯景的信,很是高兴:

    “侯景的想法,竟与我相同,天助我也!”

    于是两人搭成同盟,侯景在外反,萧正德在内接应。

    有了这层关系,王伟对侯景说:

    “如果不能直攻建康,临贺王在内部反,大王在外部攻,不足以定天下。用兵打仗,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,万不能用兵因持重谨慎,而造成缓慢,现在,大王必须前进,不然,邵陵王就会打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为何王伟要提到邵陵王?

    邵陵王萧纶,在做丹阳尹时,威振都下,太子萧纲选精兵,以保卫皇宫,兄弟两心里有了疙瘩,不能好好相处,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。

    那么,丹阳尹到底是什么官职?怎么能令身为太子的萧纲,如此紧张。

    丹阳尹是地方官名,是东晋南朝之京畿长官,东晋之后的南朝的各朝,都定都于建康(今江苏南京),建康隶于原丹阳郡。

    为提高京都地位,显天子之尊,参照两汉京兆、河南尹故事,晋元帝太兴元年(318年)改丹阳太守(丹阳郡长官)为丹阳尹,也就是说,丹阳尹,相当于京都府尹。

    萧纶任职丹阳尹,却威振都下,这就等于卧在太子萧纲卧榻之侧的老虎,萧纲如何能不紧张,怎么还能好言好语的面对萧纶。

    王伟提到萧纶,恐怕也是被萧纶当丹阳尹时的威望给震到了,连太子萧纲都日防夜防的,更别提他们这些人了。

    侯景听言,决定采取王伟的办法。

    九月,侯景从寿春出发,大张旗鼓的说:

    “爷要游猎!你们这帮人,听到了没,爷是出来游猎的!”

    稀里哗啦的往合肥方向去了。

    可,实际上,却是绕开南梁的主力,去攻打谯州(南谯州,今安徽滁县)。

    担任助防的董绍先一看:

    “哎呦喂,您这尊大神怎么跑这来了?!我这庙小,可容不下您啊!”

    侯景大笑:

    “就因为你这庙小,好欺负,爷才来的!软柿子不被人捏,还等什么?!”

    董绍先一看,嘚,这尊大神,我还得好好供着。

    于是,开门投降。

    萧衍派遣担任太子家令的王质,率领三千兵力,巡江遏防。

    侯景继续攻打历阳(安徽省马鞍山市辖县,地处安徽省东部,长江下游北岸)。

    太守庄铁四周看看,长叹口气:

    “侯景这尊神虽然不怎么强悍,可是,梁国本地神却软弱无力,我这座庙,也架不住侯景的折腾啊。”

    亦向侯景投降。

    萧衍听闻庄铁也投降了,大惊:

    “我去!侯景这么牛掰的?!”

    招羊侃来问计。

    羊侃言:

    “从历阳过来,采石(今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)是必须防守的,恳请陛下给臣两人人马,急据采石,再令邵陵王袭取寿春,使侯景,进,不能前,退,却失了巢穴,一群乌合之众,自然便瓦解了。”

    可是,萧衍亲爱的朱异却说:

    “侯景没有渡江的志愿。”

    真不知朱异是从何得出的这个结论,或者说,他的这句话,再次迎合了萧衍,不管因为什么,羊侃的建议没有被采纳。

    萧衍又叫陈庆之的儿子陈昕来问计。

    陈昕也说:

    “采石急须重镇,但,王质的水军较弱,恐怕侯景必会过江。”

    于是,萧衍听取了陈昕的话,任命陈昕为云骑将军,代王质巡江遏防。

    此时,萧正德都督京师诸军,屯在丹阳郡,先派遣了数十艘大船,说是要装载荻草,实际上是准备帮助侯景渡江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