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家贵妻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分卷阅读207(2/2)
而笑得越发温和:“殿下,可还记得当初妾与殿下说的话?”

    桓澈声音愈加冷:“甄美人有话不妨直言。”

    甄氏嗓音极轻:“陛下前日见了张天师,我偶然间听到了些许谈话。张天师与陛下说,几位殿下之所以子嗣艰难,是因为福缘未到。若是择地筑个祷皇嗣醮坛,或能破宗嗣之困。”

    桓澈眉头攒起,不予理会,一径往外行去。

    甄氏对着他的背影看了半晌,摇了摇手里的团扇,慢慢回头,无声自语:“看来时至今日,你仍是不信我……戒备之心真不是一般的强。”

    桓澈开始主政之后,发现他需要面对的人与事确实多不胜数。

    弹压藩王,周旋臣工,样样皆要兼顾,其中最麻烦的一个人大约要属施骥。他一直都怀疑他父亲忽兴将施家女许他之意,跟施骥有关。

    至于他父亲为何会想选施家,约莫是因为施骥之前曾促成他南下之事,他父亲认为这表明施骥是倾向于他的,是他可争取的襄助力量——这也是当初施骥那老狐狸忽然半道冒出助他一臂之力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他也发现,朝廷如今仍是四处等钱办事,但国库紧张,许多事只能暂缓,譬如臣工俸禄。

    因为接连几场旷日持久的战事,户部把原本留待为官吏发俸的银钱挪作他用,于是部分顺天府的官吏俸禄已经两月未发。被欠俸的官吏因着家里几要断炊,几次三番往户部闹。

    户部不敢得罪六部五寺这些衙门的堂官,拖欠的多是清水衙门的禄米。这些小吏被逼急了,很是能闹,后头在午门外堵了桓澈的轿子,要求将欠俸补上。

    桓澈也想尽快补上,但他仔细查了户部的账,确实开销紧张。

    他与众堂官计议后,决定先从在京几位亲王的岁禄里面扣除部分银钱,将欠俸补上。

    他这决定一出,几个藩王齐齐跑来找他哭穷,表示自家也过得紧紧巴巴的。

    荣王还半是玩笑地给他出主意,说他既足智多谋,又与倭王相识,何不想法子从倭王那里捞点钱贴补朝廷,反正倭王富可敌国。

    桓澈并未理会这一干兄弟的抗议,径直将诸王一半的岁禄拨了出来,包括他自己的在内。

    这回最先站出来鸣不平的竟是蕲王。他表示自家本就不比其他亲王,他没什么家底,日子艰难,希望不要克扣他的岁禄。

    桓澈与他解释并非克扣,只是暂时挪去救急而已,随后收上夏秋粮税后,还会补上,蕲王犹疑之后,竟表示理解,不再提起此事。

    另几个亲王似因见蕲王铩羽而归,都未再跑去桓澈跟前阻挠。

    捻指间十来日过去。

    贞元帝跟桓澈提了建醮坛之事,着他去办,但被桓澈以预算不足婉拒。

    贞元帝坐在上首,一面拿银签子吃冰湃着的细切牙的瓜果,一面瞥他道:“这个预算不足,那个预算不足,你就不能想法子凑合凑合么?子嗣为大,试上一试总归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桓澈倒未多言,垂首称是。

    他出来后,在午后的回廊上静立片刻。

    他父亲之前想给他立次妃时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