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下面没有了

首页
字体:
上 章 目 录 下 页
分卷阅读73
    ,用上了外地人种田时用的铁犁,有时也会穿上外地人的服饰……

    如果说姚县令为当地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门,那么沈家父子就是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到门外去。当地人对他们的感况是治不好的,御医医术再高明,也只能尽力帮老国公缓解一些虚弱的症状而已。

    老国公病得最严重的时候,镇国公府里连棺材都预备上了,都以为老国公肯定熬不过去了。此时有给将死老人穿寿衣冲喜的习惯,镇国公府便把寿衣也做出来了。结果老国公熬了一月又一月,明明虚弱得好像随时要死掉,却也一直熬到了这个时候。他一天之中有大半天下不了床,但到底还活着。

    当国公府预备棺材时,现任国公爷,也就是柳佳慧的伯父,从边疆一连送了七封奏折回来,说是要回京侍疾。他的理由很充分,他想回来孝敬父亲!当他母亲去世时,他要驻守边疆没有回来,连守孝都因为皇上夺情而没有守。现在父亲又病了,镇国公实在不愿意再失去这样一个孝敬老人的机会。

    自古忠孝难两全。镇国公在奏折里痛哭流涕。他现在已经有小五十岁了,此时的人均寿命不高,所以他已经是个老头子了。虽说他身体健康,以前也有将军能一直打到七十多岁的,但他非说自己老了,皇上还不能反驳说“不不不,你不老,你还能为国再战二十年”。镇国公就说,自己已经为国尽忠了大半辈子,现在老了,身体也不行了,该让出大将军的位置,回到京城里留在老父亲身边尽孝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请求合情合理合法。皇上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皇上想让镇国公回来吗?他自然是想的。经过了几代镇国公的努力经营,西北那块地方的兵权始终牢牢地握在镇国公府的手里。这绝对能挑动一位皇上的敏感神经。但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章 目 录 下 页